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-Venetian Macao Casino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1、 第九章 滑动轴承 1-1 基础知识 一、滑动轴承的分类、特点及应用 1.分类 滑动轴承按其滑动表面间摩擦状态不同,可分为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(这里的非液体摩擦是指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的总称)。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中,根据其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油膜形成原理的不同,又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轴承(简称动压轴承)和流体静压润滑轴承(简称静压轴承)。本章主要讨论动压轴承。 此外,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不同,滑动轴承也可分为径向滑动轴承、推力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组合滑动轴承。还有按轴承的结构形式、润滑剂种类以及轴承材料等进行分类的方法。 2.特点及应用 滑动轴承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
2、方面: (1)滑动轴承采用面接触,因而承载能力大; (2)轴承工作面上的油膜有减振、缓冲和降噪的作用,因而工作平稳、噪声小; (3)处于液体摩擦状态下轴承摩擦系数小、磨损轻微、寿命长; (4)影响精度的零件数较少,故可达到很高的回转精度; (5)结构简单,径向尺寸小; (6)能在特殊工作条件下工作,如在水下、腐蚀介质或无润滑介质等条件中工作; (7)可做成剖分式,便于安装。 二、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1.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滑动轴承常见的几种失效形式有:磨粒磨损、刮伤、胶合、疲劳剥落以及腐蚀等。除此之外由于工作条件不同,滑动轴承还可能出现气蚀、流体侵蚀、电侵蚀和微动
3、磨损等损伤。 2.轴承材料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。针对上述失效形式,轴承材料性能应着重满足以下主要要求: 1.良好的减摩性、耐磨性和抗咬粘性; 2.良好的摩擦顺应性、嵌入性和磨合性; 3.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; 4.良好的导热性、工艺性、经济性等。 需要指出的是,没有一种轴承材料能够全面具备上述性能,因而必须针对各种具体情况,仔细进行分析后合理选用。 常用的轴承材料可分三大类:1)金属材料,如轴承合金、铜合金、铝基合金和铸铁等;2)多孔质金属材料;3)非金属材料,如工程塑料、碳一石墨等。 三、滑动轴承的结构类型 1.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 径向滑动轴承主要用来
4、承受径向载荷。常用的径向滑动轴承结构主要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型式。 整体式轴承结构简单,成本低廉,易于制造,但其缺点是轴套磨损后,轴承间隙过大时无法调整;另外只能从轴颈端部装拆,对于质量大的轴或具有中间轴颈的轴,装拆很不方便,甚至在结构上无法实现。因此,这种结构的轴承多用在低速、轻载或间歇工作的简单机械上。 剖分式轴承可克服上述两个缺点,因此使用较广,但结构略比整体式轴承复杂。 此外,为了解决整体式滑动轴承间隙无法调整的问题,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和旋转精度,还可采用间隙可调式径向滑动轴承。对于宽径比较大的轴承(B/d>1.5),为了防止轴发生挠曲而引起轴承的边缘接触,造成轴承边缘的过度磨损
5、,可采用自动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。 2.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 推力滑动轴承只用来承受轴向载荷。 推力滑动轴承可分为普通推力轴承和液体动压推力轴承两种。普通推力轴承工作时只能处于非液体摩擦状态,磨损较快;液体动压推力轴承是将推力瓦工作面制成多个固定斜面,或者将推力瓦制成多个可绕一支点摆动的可倾瓦块,它们与轴颈止推面构成收敛楔形可形成液体动压润滑,这种轴承性能较好但结构复杂。 3.轴瓦结构 轴瓦是滑动轴承中的重要零件,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对轴承性能影响很大。轴承体上采用轴瓦是为了节约贵重的轴承材料和便于维修。轴瓦结构有整体式(又称轴套)和剖分式两种。 整体式轴瓦通常称为轴套。轴套又分为光滑轴套
6、(一般不带油沟)和带纵向油槽的轴套两种。光滑轴套的构造简单,用于轻载、低速或不经常转动和不重要的场合;带纵向油槽的轴套,便于向工作面供油,故应用比较广泛。 剖分式轴瓦由上、下两半轴瓦组成。通常,下轴瓦承受载荷,上轴瓦不承受载荷,但上轴瓦开有油沟和油孔,润滑油由油孔输入后,经油沟分布到整个轴瓦表面上。 在轴瓦设计中,为了防止轴瓦在轴承座中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。轴瓦必须有可靠的定位和固定。 为了润滑轴承的工作表面,一般都在轴瓦上开设油孔和油沟(糟)。油孔用来供油,油沟用来输送和分布润滑油。几种常见的油孔和油沟形式如下图9-1所示。油孔和油沟的开设原则是: l)油沟的轴向长度应比轴瓦长度短(
8、坏。 因此,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准则是:保证边界润滑膜不破坏,尽量减少轴承材料的磨损。 1.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在设计时,通常是已知轴承所受径向载荷(单位为N)、轴颈转速(单位为r/min)及轴颈直径(单位为mm),然后进行以下验算。 (1)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 (9-1) 式中:——轴承宽度; ——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力。 (2)验算轴承的值 轴承的发热量与其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功耗成正比(是摩擦系数),限制值就是限制轴承的温升。 (9-2) 式中:——轴径圆周速度,即滑动速度; ——轴承材料的许用压力。 (3)验算滑动速度 (9-3)
9、 式中:——许用滑动速度; 滑动轴承所选用的材料及尺寸经验算合格后,应选取恰当的配合,一般可选、或。 2.止推滑动轴承的计算 止推滑动轴承又名推力滑动轴承,它由轴承座和止推轴颈组成。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空心式、单环式和多环式,其结构及尺寸见图9-2。 图9-2 止推滑动轴承的设计方法与径向滑动轴承基本相同,其计算公式如下: (9-4) (9-5) (9-6) 式中: ——轴向载荷; ——止推轴承环形支承面的外径; ——止推轴承环形支承面的内径; ——环形支承面的平均直径; ——推力环个数; ——考虑推力环面上开有油沟而使面积减小的百分数,常取。 、及
10、都与轴承材料有关。设计时,在选定轴承材料和尺寸后就可以通过上述条件进行验算。 五、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1. 摩擦、磨损及润滑 在讲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之前,我们首先要讲一下摩擦、磨损及润滑。 (1)摩擦 在外力作用下,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,其接触表面间产生的切向运动阻力称为摩擦力,这一现象称为摩擦。 摩擦分有多种类方法,按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;按运动形式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;按摩擦状态(或润滑状态)可分为干摩擦、流体摩擦、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如图9-3所示。 a)干摩擦 b)边界摩擦
11、 c)流体摩擦 d)混合摩擦 图9-3 摩擦状态 流体摩擦、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,都必须在一定的润滑条件下实现,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流体润滑、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。 摩擦系数随摩擦状态的变化曲线 摩擦特性曲线)磨损 磨损是伴随摩擦而产生的,它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,表层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者产生残余变形的现象。磨损能毁坏工作表面,影响机械性能,消耗材料和能量,并使机械设备寿命降低。 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1)跑合阶段;2)稳定磨损阶段;3)急剧磨损阶段。如图9-5所示。 图9-5 磨
12、损过程 从磨损过程的变化来看,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试用寿命,应在设计或使用机器时,力求获得良好跑合,延长稳定磨损阶段,推迟急剧磨损阶段的到来。 (3)润滑 在两摩擦表面间加入润滑剂,形成润滑膜,从而降低摩擦,减轻磨损,保护零件不遭锈蚀,并起到散热降温作用,这种方法称为润滑。按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润滑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、流体静压润滑、弹性流体动压润滑、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。 流体动压润滑是依靠摩擦表面间形成收敛油楔和相对运动,并借助于粘性流体的动力学作用产生油膜压力,以平衡外载荷的润滑。要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1)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构成楔形间隙,如图9-6所示;2)两工作表面间必须充
13、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或其他流体;3)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,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能带动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,从小截面流出。 图9-6 油楔形状 1.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流体膜压力分布的微分方程,即雷诺方程,推导该方程的力学模型如图9-7所示。一维雷诺方程式的微分表达形式为 (9-7) 图9-7 动压分析力学模型 而它的常用形式,即一维雷诺方程的积分表达形式为 (9-8) 式中: ——润滑油粘度; ——平板移动速度; ——油膜厚度,与有关; ——为处的油膜厚度。 2.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径向滑
14、动轴承的轴径与轴承孔间必须留有间隙,如图9-8a所示。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压润滑的过程,可分为三个阶段: 1)起动前阶段,见图9-8a; 2)起动阶段,见图9-8b; 3)液体润滑阶段,见图9-8c。 图9-8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当轴颈静止时(图a),轴颈处于轴承孔的最低位置,并与轴瓦接触。此时,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收敛的楔形空间。当轴颈开始转动时,速度极低,带入轴承间隙中的油量较少,这时轴瓦对轴颈摩擦力的方向与轴颈表面圆周速度方向相反,迫使轴颈在摩擦力作用下沿孔壁向右爬升(图b)。随着转速的增大.轴颈表面的圆周速度增大,带入楔形空间的油量也逐渐加多。这时,右
15、侧楔形油膜产生了一定的动压力,将轴颈向左浮起。当轴颈达到稳定运转时,轴颈便稳定在一定的偏心位置上(图c〕。这时,轴承处于流体动力润滑状态,油膜产生的动压力与外载荷F相平衡。此时,由于轴承内的摩擦阻力仅为液体的内阻力,故摩擦系数达到最小值。 3.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 如图9-9所示为轴承工作时轴径的位置,轴承和轴径的连心线与外载荷的方向形成一偏位角,轴承孔和轴颈直径分别用与表示。 图9-9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参数和油压分布 (1)直径间隙: (9-9) (2)半径间隙:轴承孔半径与轴颈半径之差 (9-10) (3)相对间隙:直径间隙与轴径公称直径之比
16、 (9-11) (4)偏心距:轴颈在稳定运转时,其中心与轴承中心的距离 (5)偏心率:偏心距与半径间隙的比值 (9-12) (6)最小油膜厚度: (9-13) (7)承载量系数 (9-14) 式中: ——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粘度,; ——轴承宽度,m; ——外载荷,; ——轴颈圆周速度,。 4.最小油膜厚度 为了建立滑动轴承完全的液体润滑,必须使最小油膜厚度满足 (9-15) 式中: ——安全系数,一般取; ——轴颈表面粗糙度的十点平均高度; ——轴瓦表面粗糙度的十点平均高度。 1-2 重点和难点 一、本章重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: (1)滑动轴承得特点与选用; (2)轴瓦材料; (3)不完全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; (4)不完全液体润滑止推轴承的设计计算; (5)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二、本章难点 本章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: (1)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; (2)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与主要参数。 1-3 例题精解 例9-1 设某蜗杆减速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