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-Venetian Macao Casino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众所周知,自1840年战争爆发以来,西方列强如潮水般涌入中国,从政治、经济、军事领域对腐朽的清王朝展开了全方位的侵略。就连当时刚刚完成明治维新不久的日本,也在1894年悍然发动甲午战争,不仅从清政府手中夺取了高达2.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,还强占了台湾、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,在众多虎视眈眈的列强中,有一个欧洲大国却与清政府的\缘分\出奇地浅,除了一小块租界外,几乎看不到其他侵略行径。这究竟是何缘由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这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就是曾经雄踞中欧的奥匈帝国。作为当时欧洲版图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,其广袤的领土仅次于沙皇俄国,堪称欧洲大陆上举足轻重的第二帝国。然而当我们仔细翻阅中国近代史时,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强权与清政府的交集少得可怜。奥匈帝国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仅有两次:第一次是参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,并在次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场战争中奥匈帝国完全是个配角,仅仅派出了4艘军舰和不到400人的象征性部队。在条约中分得的赔款也少得可怜,仅400万两白银,还不及其他七国赔款总额的零头。第二次是在1902年,奥匈帝国在天津海河以北的偏僻地带建立了一个面积仅1030亩的小型租界。面对晚清政府的积贫积弱,为何奥匈帝国没有像英、法、俄等列强那样大肆侵略中国呢?
奥匈帝国之所以没有效仿其他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,绝非出于什么和平主义情怀,而是受制于其日渐衰落的国力。这个曾经领导\德意志邦联\的帝国,在19世纪中叶接连遭遇两次惨败后元气大伤。1859年,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对奥地利(当时尚未与匈牙利合并)发动战争,导致奥军损兵折将,还被迫割让了富庶的伦巴第地区。更致命的打击发生在1866年,为争夺德意志统一主导权,普鲁士发动闪电战,仅用七周时间就彻底击溃奥军。与此同时,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也趁火打劫,夺取了威尼斯地区。这一系列军事惨败不仅使奥地利丧失了广袤领土,更引爆了帝国内部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,使其根本无力顾及遥远的东方事务。
幅员辽阔的奥地利帝国面临着棘手的民族问题。在其统治的5200万人口中,作为统治阶层的德意志人仅占1200万,而匈牙利人就有1000万之众。此外还有850万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、550万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、500万波兰人、400万乌克兰人以及130万斯洛文尼亚人。这些被统治民族纷纷要求自治甚至独立。为维持统治,奥地利不得不在1867年与匈牙利贵族妥协,建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。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,奥匈帝国将战略重心完全放在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上。它先是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,又与塞尔维亚矛盾激化,最终在1914年因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这种战略定位使其既无兴趣也无余力插手远东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