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-Venetian Macao Casino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圣马可广场在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前,圣马可是威尼斯的守护圣人。公元823年威尼斯商人将其遗体从埃及的亚历山大运回来,此后为其修建了这所教堂。教堂多次修复扩建,其正面的镶嵌画十分漂亮,装饰也烦琐精细,有拜占庭风格的影子。大教堂的右侧是总督府,总督府前有高大的立柱,立柱上站着威尼斯的守护神“带翅膀的狮子”,威尼斯电影节的奖杯造型就是这美丽的金狮。走过狮像和总督府就到了圣马可大教堂前的广场了。进入广场,面对教堂,左侧是旧市政厅,右侧是新市政厅。广场方方正正,全世界的游人总把这里填得满满的,除了游客还有飞翔的鸽子。飞鸟依人,音乐轻曼,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。当然,这种景象有时也会消失,不是战争,是因为海水上涨。威尼斯城在缓缓下沉,气候变暖海水上升,这种警告话题在威尼斯已经变成了现实。在大潮汐出现时,海水从所有的下水道向外倒灌涌出,街道和广场都淹没在水中。现在许多饭店和商店,都在临街的大门上多安置了一道门槛,为了在大潮淹城的时候,拦住往屋里流淌的海水。因此,从长远看,威尼斯将在海面上消失,不是耸人听闻的大话,美丽的风景总有一天不复存在,这也成了威尼斯招揽全球游客的广告词。在哪里看威尼斯广场最好?在市政厅一层又面对广场的弗洛里安咖啡店。这家建于1720年的咖啡店古典优雅、名气很大,其间有饮咖啡的博物馆。喝咖啡是欧洲人的喜好,也是一种生活方式:“几个无聊的人,无聊地坐在无聊的小店里,喝着无聊的咖啡,看着外面无聊的行人,彼此说些无聊的话题,打发着无聊的时间,自己也成为无聊的风景。”是的,其实把无聊变成闲散,也就基本如此了。正像中国茶馆里的茶客,也是一种文化象证。当然,自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了,商品社会替代了贵族社会,替代出“全球化”了,咖啡变成了雀巢速溶,绿茶和乌龙茶也变成了袋泡茶,威尼斯的商人和贵族都被我们这些蜂拥而至的游客所代替了,威尼斯其实韵味也与当年不一样了,当年的韵味何在呢?
当年的韵味在贡多拉上!导游和书上都是这么说的。贡多拉是威尼斯特有的平底船,两头尖尖翘起。每船可以坐五六个客人。贡多拉带着我们去水上威尼斯的一条又一条狭隘的水巷。威尼斯在海滨浅滩上建成,一幢幢楼房在修建时打下了成千上万根不怕海水腐蚀的木桩。在木桩上石头砌成房基,房屋相连,一面成为街道,一面成为水道,水道将整个威尼斯相连,成为主要的交通枢纽。街道间有一座座拱桥相连,可以步行,不能通车。步行和乘船是威尼斯外出的两种选择。在威尼斯逛街问路,回答的常是“再过三座桥,向西那座桥”桥是主要的标志。贡多拉是游览船,当地人乘用公共交通船有两种,一种是定时间定路线的“水上巴士”,还有一种小型的快艇“水上出租”。在威尼斯,导游警告因东张西望掉队的游客时会这样说:“掉队了怎么办?自己打水的回到停车场,费用大概得花一百欧元。”乘坐贡多拉,和所有风景区坐船的感觉差不多,不同的是坐在上面看到的是另一个威尼斯,水巷世界中的威尼斯。一进水巷,立即感到威尼斯变了,从照片变成了底片,也如同一张币翻过来,是迥然不同的图景。水巷中的威尼斯安静,只有贡多拉掀起的波浪拍打着两旁的石墙。水道的感觉十分特别,河道两旁的河堤就是一幢紧挨一幢的房屋,它们挨得密不透风,于是水巷就在一幢幢房子的后墙间流淌,流淌了千百年。房基的石头都被水锈满了苔藓,苔藓苍老得褐黄,像老人斑标志着房屋历经的沧桑岁月。不少房屋后的门都封闭了,封闭水门的铁栅栏锈蚀如伤痕累累的老兵,它们是在与时光的角力中受伤的,那些残断栅栏和锈死的大锁让人感到我们正在随流水重返历史。偶然还有正在使用的水道后门,饭店采购食品的船往屋里卸着新鲜的水果和青菜。也有临水的窗,摆着正在开放的花,那些花其实很普通,仙客来的花色很鲜亮,在这全是水渍的发黄照片一样的水巷里,让人感到阳光般的魅力。半个小时的水巷行,我们在迷宫一般的威尼斯感受水城的气息。真的,和我们江南的水乡不一样,江南的水乡,有山光水色,有树草路桥,有莺飞燕舞;而这里,只有互相连通的水巷和充当堤岸的房屋,密不透风的楼房和密如蜘蛛网的水道是水城威尼斯最基本的元素。当我回到码头,双脚重新踏到结实的路面上,两眼的视线重新从窄狭的水道和后墙中解放出来,我仿佛从历史的迷宫回到了自由的现实,心里真畅快!
游览威尼斯第三件事就是购物。威尼斯集中了许多欧洲名牌,古奇、普拉达、路易威登、阿玛尼、芬迪等,皮具服装和各种小物件,都有着顶极的水平和顶极的价格。最新一款路易威登手袋,价格和一辆奔驰车差不多。同行的一对夫妻,排了半天队,买了两个包。女的很直率:“我没有身材,穿什么都不行。只有买两个包提着!”威尼斯本地的特产是玻璃制品,属于观光产品,同样的东西国内也有,好像还便宜不少,同行的一位天津老板,花了相当于两万元人民币的价钱买了两只花瓶,说:“我在天津见过这瓶子,想买,再去看,没有了,这下子行了,了一心愿!”除了上面两类物品,更多的是小纪念品的摊贩,在码头,许多小纪念品都是中国产品,温州货义乌货,甚至小商摊的主人都是中国人,在离开威尼斯的时候,我拍了一张码头纪念品小商店外的招牌,上面写着:“讲华语,可用人民币,可用中国电话卡打电话。”